隨著甘洛縣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確診,甘洛縣人民醫院4名醫生、12名護士迅速投身抗“疫”一線,義無反顧進駐隔離治療區開展工作。這16位醫護人員,被同事們稱為“十六勇士”,李祖奎、殷幫錦夫婦和李祖奎的姐夫余俊峰就在其中。
2月11日,農歷鼠年的第18天,也是他們離開家的第18天。記者再次見到“全副武裝”的李祖奎時,能看到他掩飾不住的疲憊。
46歲的李祖奎,原為甘洛縣田壩鎮中心衛生院院長。2018年6月,因其主導的農村健康扶貧工作成為全省示范而得到提拔,現任甘洛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是李祖奎身上最明顯的“標簽”。
2019年,甘洛“7.29”“8.3”“8.14”暴雨嚴重災害搶險救災中,他始終沖鋒在一線。這一次,他依然沖鋒在第一線。
剛開始籌備隔離治療區時,由于任務緊急,又恰逢新春,連工人都請不到。院黨支部書記、院長莫色俄乙帶領院領導班子成員,每天從早到晚駐守現場,物資搬運全靠醫院職工。為了守護物資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籌備,大家以輪崗的方式,直接搭個薄薄的紙殼睡在現場,凌晨2點睡、早上6點起更是常事。即使大強度連續工作,所有醫護人員的積極性仍然很高,對于安排的任務,從來不會說一個“不”字。
在隔離治療區醫療護理和生活保障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后,李祖奎除了主持面上工作,還負責所有醫護人員、病人的一日三餐和后勤保障工作。“我們一線的這些人,來的第一天已有約定:疫情不除,絕不撤回!”說完這句話,李祖奎又開始為醫護人員準備起了晚飯。
同一天,在同一個病區,李祖奎的妻子殷幫錦和丈夫一樣忙碌著。她的臉上,已經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記。
殷幫錦記得,夫妻倆和抗病毒治療中心主任、李祖奎的姐夫余俊峰第一時間簽下請戰書、立志上一線時,感覺到的肩上重任和對家人的愧疚。
“我們在這兒挺好的,患者情況比較穩定,醫院給我們的關心很挺周到。”殷幫錦沒有提及工作的繁重,而是表達著樂觀的情緒。
記者問她想兒子嗎?她說:“已經十幾天沒有見面了,現在學校延遲開學,也不知道他的線上課堂學習情況怎么樣了……”說到這里,殷幫錦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眼眶濕潤,她急忙轉過身去,投入到了工作中。
下樓時,我們遇到了剛換崗出來的余俊峰。戴著口罩,也難以他隱藏在眉宇間的喜悅。在隔離治療區,頂著被感染風險的一線醫生,能有什么開心事呢?原來,有兩個因被隔離觀察產生恐懼、情緒低落的人員,已近兩天沒有吃東西,對各項治療也很抵觸,大家十分焦急。終于,醫護人員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下,患者相繼敞開心扉,表示愿意配合醫生治療,并堅定了一定會康復的信心。
于是,余俊峰笑著,趕緊指揮隔離玻璃對面的人員,將今天患者的晚飯送進去。
“當時是有點畏懼,經舅子(李祖奎)夫妻倆一‘拉’,就毫無顧忌的來到了這里,現在感覺很有成就感。”余俊峰說,抗病毒治療是自己的專業,專業人干專業事是理所當然、義不容辭的事情,迎難而上更是一名醫生應該有的擔當。
“我選擇當護士,就要往前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醫生護士不到一線哪個到一線?”
“我相信,只要我們全力以赴,一定會打贏這場戰‘疫’!”
……
在與其他醫護人員交流時,他們打贏疫情防控戰的信心和決心無比堅定。
李祖奎夫婦及其姐夫余俊峰,是甘洛縣疫情防控先鋒中的代表。眾多的“他們”最美逆行、堅定值守,換來的必將是春暖花開、歲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