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政策落地落實
把中央、省、州關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宣傳貫徹作為全州各級黨委、政府、文旅部門、行業協會商會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把稅收減免、費用減免、金融支持、社保支持、勞資支持、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等一攬子政策宣傳到位、執行到位,幫助企業釋惑解疑,解決企業生產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2、全力抓好復工復產
各縣(市)和州級相關部門要根據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及早制定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辦法。文廣旅局要積極會同發改、經信、國資、財政、衛健及金融機構等相關部門積極研究支持文旅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具體辦法。要指導文旅企業與疫情防控部門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在落實防控措施、加強衛生管理、確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合規、有序實現復工復產。
3、暢通融資渠道
引導企業通過“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平臺,推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等文旅項目融資。要協調農行、工行、商行等金額機構,面向文旅中小微企業創新金融產品,做好專項債券申報工作,拓寬融資渠道,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全省文旅項目金融對接活動,協調各類文旅產業基金與優質項目對接,推動一批文旅項目的并購和重組。
4、提供高質量政務服務
精簡申報材料,縮短審批時限,推進網上辦理。疫情結束后,對已審批的營業性演出,實行備案管理;對已報送審批材料的營業性演出,只進行形式要件審查;對新申報的涉外、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審批辦結時限縮短為10個工作日以內。行政審批事項實行網上辦理,確保企業少跑路、盡快辦。
5、暫退80%旅游質量保證金
對全州已依法交納旅游質量保證金、領取了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在3月10日前暫退現有交納旅游質量保證金數額的80%,緩解旅行社當前資金困難。被法院凍結的旅游質量保證金不在此次暫退范圍內。辦理了質保金暫退的旅行社應在2022年2月5日前將退回的質保金重新交納。
6、加強線上培訓和服務
在疫情停工期間,要指導文旅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運用各種互聯網技術平臺,組織開展企業員工線上專業技能培訓。整合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優勢資源,積極對接全州文化旅游“五彩涼山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用好網絡服務。加快啟動“一部手機游涼山”項目。
7、加快重大項目實施
協調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全力提供水、電、氣、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促進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盡早啟動實施,以項目化推動文旅首位產業穩健發展。按照“10+3+N”的項目運作模式(10:即10個具有牽引支撐的重點文旅建設項目;3:即摩瀘景區、螺髻山景區5A級創建及西昌市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項目;N:即各縣市一批基礎性的文旅建設項目),推動項目工程多點開花、全域實施。加大對省上銜接力度,積極爭取省政府重點項目資金補助。力爭一批重大文旅游融合示范項目納入省重點關注支持政策盤子,力爭在全省第二屆文旅產業發展大會上推介宣傳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對全州文旅重大項目繼續實行雙月通報、季度分析。適時舉辦文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8、抓好文旅營銷活動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切實抓好涼山文化和旅游資源的宣傳推介,千方百計激發市場消費潛力。
按照“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營銷策略,重點抓好成都、重慶、昆明等客源地的宣傳推廣,組織17縣市聯動州內景區、企業、行業協會,以索瑪花節、五一節、5·19中國旅游日、火把節、農民豐收節、國慶節、彝族年、大涼山戲劇節等節慶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健康旅游·五彩涼山”主題營銷活動,廣泛開展“涼山人游涼山”優惠體驗活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一月一節慶”的主題活動,挖掘鄉村潛力,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9、推行景區門票差異化制度
在落實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適時有序恢復旅游景區運營。協調州內國有景區出臺針對醫務工作者等群體的門票減免政策,指導民營景區采取靈活方式開展門票減免優惠活動。2020年景區非稅收入全額用于景區運營管理。各縣(市)要研究制定水、電、氣、房租等費用延期繳納或減免優惠政策,以解企業燃眉之急,并根據具體情況設立疫情防控專項財政補助資金,對企業復工復產給予適當財政獎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