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喜德,萬物生長。油菜花金黃且大片,隨處可見春耕勞作的農民,揮舞著鋤頭種下新一年的憧憬和希望,為希望插上翅膀的,是“電商+物流”的營銷模式……
大山中的致富帶頭人
袁星是土生土長的喜德人,父親曾是喜德縣光明鎮源泉村的黨支部書記。早在讀書期間,袁星就受到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眼見初具規模的養殖場在源泉村安家落戶;他從學習養殖開始,2010年的時候還給父親想出了“金點子”……
隨著國家一大批惠農政策的實施,加上喜德縣委、縣政府的政策支持,父子二人又對養殖知識和技巧已經熟悉,隨即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發展特色養殖業:野豬。
2012年袁星從西昌學院畢業以后,沒有像絕大部分應屆生一樣去找一份穩固不豐的工作,而是回到老家和父親一起搞起了野豬養殖,雖說養殖場的規模不大,但是父子二人干勁十足。隨著養殖場規模的擴大,袁星帶動周邊村民養殖野豬,免費為飼養野豬的農戶提供先進養殖技術、繁育技術、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等。幾年下來,養殖野豬的農戶取得了較好的收益。此時的袁星期望打開更大的市場,他到西昌,將野豬肉投放進入達達超市、佳佳超市?删驮谶@時,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沖擊了野豬肉類的市場,各大超市開始下架野豬肉類制品,袁星不得不忍痛處理了養殖場內的野豬。
然而,體形結實,肌肉發達,且能適應高寒氣候和粗放飼養,肉質優良、肉味鮮美、口感細膩的烏金豬,進入了袁星的視野。因為有先進的養殖技術、豐富的養殖經驗,烏金豬成功替代了野豬。農特產品為大山中的農戶帶來新希望。袁星作為公司總經理,雄心勃勃,面積80畝的烏金豬養殖基地建在而吉村,年可出欄1.5萬頭。迎來的問題是,銷售渠道怎樣打通? 農村生鮮產品物流如何解決?
銷路,一度讓袁星愁眉緊鎖。很快,好消息傳來。
電商打通致富經絡
隨著喜德縣委、縣政府對電商物流的重視,通過與中國郵政喜德分公司合作,全力整合優化現有物流資源,喜德“三級物流體系”初步形成。
袁星的公司強勢入駐。區位因素、養殖技術、產業發展思路,吸引了各大外地企業到喜德縣開展合作,多方面對比后,喜德縣袁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成都市東博慧訊有限公司以合資的形式,成立了四川喜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這是一家新型業態公司,集種植、養殖、加工的發展科技產業類公司。隨著資金的注入,技術的革新,產業鏈的完善,資質的齊全,四川喜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隨之而來的是,帶動農商生產的積極性。曾經無法賣出堆積的農產品、畜牧產品,現在通過公司就可以直接找到銷路;解決銷路的同時,也解決了就業,從種植園到養殖園,再到生產加工車間,不錯的待遇、穩定的收入,吸引著當地農民,不用外出務工也能有更多收益。喜德縣四川喜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也為“電商+物流”模式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成功模式。
喜德縣委、縣政府為鼓勵電商行業的發展,推動占地2500平方米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快遞物流中轉中心的落地,把鄉村級電商服務站與中國郵政喜德分公司鄉村營運網點進行整合,建成23個鄉鎮電商物流站點和85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網點,梳理6條縣內物流配送主通道,對建成的23個鄉鎮配送點和沿線村組進行了全覆蓋。
喜德縣政府各項電商物流的惠民政策落實落地,袁星無疑成為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袁星的公司在淘寶開啟門店。有大涼山綠色農產品的口碑,產品供不應求;又陸續把產品放到京東、1688、一畝田等,同時在廣州、成都、重慶和綿陽、什邡等地建設9個喜德農特產品線下體驗館,2020年喜德農特產品直營店累計銷售喜德農特產品500余萬元。
央視“心連心”真幫扶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慰問演出及主題黨日活動走進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在此次演出活動后,通過央視平臺聯系到了金牌帶貨主播薇婭和辛巴,在直播中帶貨喜德縣大紅袍花椒和苦蕎面,當日帶貨大紅袍花椒就賣出了5萬單,苦蕎面2萬單,而這樣的銷售數量和額度,對于當地老百姓而言是前所未見的。
通過“心連心”活動的舉行,以及金牌帶貨主播的強烈推薦,全國各地的農產品訂單紛紛投向喜德縣,喜德縣也在電商帶貨中嘗到了甜頭。隨著訂單的增多加上23個鄉鎮電商物流站點和85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網點的全覆蓋,喜德縣抓住機遇再一次站在了電商的風口,成為了涼山電商的示范基地,受到了州委和州政府的高度關注。
袁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喜德電商的龍頭企業,雖說獲利頗豐,但是從來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在喜德縣電商物流中心,袁星通過與喜德縣政府合作,同時依托中國郵政喜德分公司給出的大力優惠政策,以自己的公司為模板,三方聯手、三管齊下,開始搭建電商運營中心、電商大數據中心、電商文創品牌中心、電商O2O展示中心、電商創業孵化中心、電商直播間、電商培訓中心,并配備成熟電商運營團隊,為全縣特色農產品網上帶貨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為喜德電商創業人員提供孵化平臺,形成電商聚合效應。
涼山的標桿 春天的約定隨著喜德縣物流的“提速降費”,切實解決了農村電商配送服務“最后一公里”,及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問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和偏遠山區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成本,推動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通過搭建農村電商“三級”物流體系,快遞收發時限由原來到縣內4天以上降為了鄉鎮2天內,村級3至4天?爝f和物流公司由原來的“各自為陣”變為“抱團發展”和開放式服務。
如今全縣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15%左右,2020年網絡零售額突破3000萬元,同比增長6倍;2020年快遞分揀區已完成分揀出入庫約200余萬件快遞包裹,按每單15元,一年間接為老百姓節約物流成本達3000萬元。直接降低成本500余萬元,喜德縣綜合物流成本降低3%左右,約2000萬元。2021年單單是喜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農特產品就已經突破了2680萬元,電商更是占到了其中的1860萬元。
現在的喜德縣,農民走出家門就可以將農產品發往全國各地,無論開網店還是直播,也可以到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參加免費培訓和學習,各家自主摸索打開銷路的同時還有電商公司以略高市場價的價格進行兜底采購。喜德縣“電商+物流”的模式也只是我州眾多縣(市)中的一個縮影和標桿,更多的“電商+物流”模式也在涼山的春天含苞待放。